本報訊 (記者 張潔 通訊員 孟琳蕙 胥永進) 今年以來,為提升企業電氣焊作業本質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小作業釀成大事故,高新區運用物聯網、大數據手段,在全市率先推進為電氣焊機“加芯賦碼”,逐步實現對電氣焊作業從作業人員、電氣焊設備、作業流程全鏈條智能監管,為電氣焊作業扎牢數字防火墻。
在山東易斯特工程工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高新區應急減災技術人員正在對電焊設備硬件改造“加芯賦碼”,在電焊機上加裝智能物聯網芯片,并賦予其專屬的二維碼,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為機器“上鎖”。“只有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焊工,掃描電焊機上二維碼,經過驗證,實現‘人機’匹配后,才能開機作業,無證、假證人員無法開機,因此能夠規避無證作業,對于我們管控電氣焊作業非常有效。”該公司副總經理齊觀崗介紹。
不僅如此,“加芯賦碼”還接入全省電氣焊作業智能化監管平臺,實現“以碼管機”“以機管人”“以智管焊”,提高電氣焊作業的智能化管理和安全監管,推動電氣焊作業從傳統管理向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轉變。“監管系統可實現電氣焊設備的實時定位、開關機控制、數據遠程傳輸、預警信息推送等功能。焊工在進行了掃碼作業后,我們的監控屏幕上就能出現設備、人員操作信息,對他們的作業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高新區發展保障部應急減災辦科員楊帥告訴記者。
圍繞“有感服務、無感監管”目標,高新區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打通部門壁壘,強化協同共治聚焦電氣焊違規動火作業、人機失管等突出問題,從源頭填補電氣焊作業安全監管空白區,靶向治理違規電氣焊作業,有效防范違規電氣焊作業安全事故的發生。“截至目前,已為929臺設備加上了芯片,并同步接入監管平臺,為企業筑牢保護墻。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電氣焊設備智能化的升級改造,依托平臺實時監控全區電焊機使用情況,動態分析每日涉焊企業、持證焊工作業等信息,加大對無證電焊作業的查處力度,構建電氣焊作業全鏈條安全監管機制。”高新區發展保障部應急減災辦主任王心臨表示。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