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信發瑞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智能生產線正有序運行

山東信發華信鋁業有限公司陽極車間內,工人查看設備運行情況

山東信發瑞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數控中心內,工人在有序處理各類運行數據
■ 文/尹騰淑 孫新明 尹祚兵
圖/張玉奇
安全生產是工業企業發展的基石,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關乎企業員工生命安全、家庭幸福。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工業企業認真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決策部署和市安委會各項工作安排,扎實開展打非治違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積極引導企業走智能化、數字化發展之路,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市工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高位推動,聚紅線之識
安全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高位推動,夯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在我市已成常態。市委、市政府始終將安全生產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今年初,聊城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堅決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翻開今年8月聊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的《聊城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目標明確、任務具體、責任清晰的工作清單呈現在眼前,各相關職能科室層層壓實責任。
隱患是事故根源,消除隱患才能把牢底線。
“今年,我市不斷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抓好安全隱患整治,確保隱患閉環管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解志超介紹,“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重點部位,是安全生產的主陣地。我市聚焦重點時期安全管控,對重點行業開展綜合性、專業性、日常性和季節性的安全隱患排查,聘請安全專家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隱患整改到位。”
安全生產要像水一樣滲透到日常。為強化工業企業生產安全管理,我市積極在工業企業領域開展“一述二查三問四評”活動,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落細,抓好工業領域企業主要負責人“關鍵少數”,壓緊壓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增強履行安全生產職責的自覺性和執行力,建立“企業為主、多方共督”的互評機制,為筑牢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防線打下堅實的基礎。
引智逐新,鑄安全之基
10月8日,在山東信發華信鋁業有限公司的陽極車間內,懸鏈生產線正高速運轉,電解鋁作業有條不紊。以前,此車間里一個班組有50—60人,電解鋁作業費時費力。而現在,一條生產線上僅需6人同時作業,且只需監控設備保障其正常作業即可,真正實現了減員增效。
“對我們企業來說,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勢在必行。”山東信發華信鋁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玉安表示,“這一次新上的懸鏈生產線,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產品品質,而且安全性也有很大的提高。”近年來,山東信發華信鋁業有限公司將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級深度融入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現場作業融合,將數智化與“人、機、料、法、環”等要素融合,從而增強現場作業安全生產的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和評估能力,實現安全管控從靜態分析向動態感知、事后應急向事前預防、單點防控向全局聯防的轉變。
技術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對提升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我市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持續引導全市工業企業走智能化、數字化發展之路,用科技手段推動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一步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安全基石”。
在產品包裝環節,以前由人工完成的抬墊板、放蓋板、貼標簽、手動打包等工作,已被一個個智能機械手代替;在廠區內負責運輸的11輛叉車上,安裝有智能傳感器、高精度攝像頭,對運行中叉車的周邊環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建設貨車苫蓋區,安裝上車斜梯、高掛防墜器等安全防護用品,規范苫蓋作業過程,提高作業環境安全性,確保司機作業安全……走進泰山石膏(聊城)有限公司,一項項創新舉措,讓企業員工充滿安全感。
數字化轉型對工業企業安全生產的影響是顯著的。只有將數字化技術與安全生產管理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安全生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推進工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我市立足工業企業發展實際,堅持示范先行協同推進、靶向發力高效管理,強化服務、主動作為,引導企業通過現場安全管理的逐步信息化,推動安全生產與信息化融合應用,運用現代化手段提升重點區域本質安全水平,使得安全管理更嚴格、生產更高效、發展更安全。
常抓不懈,筑安全堡壘
6月是“安全生產月”,可保障生產安全不只是在6月。
常抓不懈才能牢牢守住生產安全的底線。為提高企業安全生產能力,提升干部職工安全防范意識,今年以來,安全生產專題講座、安全知識競賽、事故警示教育、應急演練等活動在各工業企業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統籌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在全社會營造出“人人關心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
——山東信發瑞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初便根據安全生產法等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組織制訂全年安全培訓計劃,將“開工第一課”、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公司風險點管控、事故警示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應急自救知識等重點內容納入年度安全培訓計劃,并督促各部門根據安全培訓計劃嚴格執行培訓與考核任務,不斷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落實晨會制度,經常性地開展安全知識宣講,逐步形成班組安全文化。
——山東嘉華油脂有限公司創新教育培訓手段,增強培訓效果。首先,抓好專業培訓工作。通過“請進來”的形式,組織車間值長和專業安全管理人員等各層次專業人員開展專題培訓,增強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其次,認真抓好班組安全教育,提升班組安全日活動質量,針對不同季節、不同系統的安全生產特點,通過安全喊話、觀看錄像和事故案例等不同形式,指導基層部門開展培訓,切實取得良好成效。
——山東信發華信鋁業有限公司強演練、細管理,提升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為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迅速有效組織實施搶險救援,防止事故擴大,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今年以來,共組織計劃性專項應急演練和現場處置方案應急演練30次、車間自行演練38次。通過演練,進一步檢驗了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適應性以及應急物資的實用性,提升了公司的應急救援水平和員工的應急救護能力。
警鐘長鳴,時刻不松。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和“八抓20項”等創新舉措,提升企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守牢安全底線的能力,我市切實推動系列舉措落實落細。年初,深入企業對落實“開工第一課”、晨會制度等情況進行督促指導,確保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總監及安全管理人員、一線員工參與“開工第一課”培訓學習,形成應知應會的學習效果,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自然災害特別是洪澇災害監測、防控措施,織密社會安全風險防控網,切實維護社會穩定。“目前,我市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企業安全生產意識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解志超介紹。下一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要求,加強對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制定切實可行的督導方法及內容,重點加強安全生產風險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風險排查體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安全保障。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