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3日《聊城晚報》1版
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12月21日,聊城市雜技團高空節目——《火之靈·紅綢》《立繩》登上了央視舞臺,在當晚8點檔的《非遺里的中國》節目中驚艷亮相,為全國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和震撼,也贏得了節目嘉賓的高度評價。

演員在表演《火之靈·紅綢》。
當晚的舞臺上,《火之靈·紅綢》演員手持紅綢,憑借著出色的平衡能力和控制技巧,配合著優美的音樂翩翩起舞,上下騰飛,仿佛火焰般靈動,將雜技的柔、剛、險、美發揮得淋漓盡致。高難度的技巧動作讓人驚嘆不已,現場不時爆發出掌聲和喝彩聲。“又美又有力量,有飛天的感覺。”現場嘉賓評價道。
“聊城雜技著重于腰功、腿功、頂功以及跟頭四大基本功,而這部作品也著重突出了聊城雜技新、難、奇、險、美的表演藝術風格。”聊城市雜技團黨支部書記、團長王云貴介紹,“聊城雜技將古老而精湛的雜技技藝與現代舞臺科技相結合,既展現了雜技藝術的歷史厚重感,又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效果。”
《火之靈·紅綢》是聊城市雜技團精心打造的一部作品,是該雜技團傳統高空節目的繼承創新。這部作品中,紅綢作為核心道具,被賦予了象征性的意義。在雜技演員手中,紅綢如同火焰般舞動著,它既代表了熱情、激情和生命的活力,又飽含著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夢想的追求。演員手持紅綢,在舞臺上展現出各種驚險刺激、富有創意的雜技動作,如高空飛人、旋轉舞蹈、綢吊表演等,令人目不暇接。《立繩》則是一種高難度的高空雜技表演,需要演員具備極高的身體素質和技巧。兩個節目不僅充分展示了聊城雜技的精湛技藝和深厚底蘊,更通過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創意編排,將音樂、雜技、舞蹈融為一體,使劇作更具觀賞性和藝術性。

演員在表演《火之靈·紅綢》。
近年來,聊城市雜技團作為傳承國家級非遺“聊城雜技”的主要載體,以創新求突破,精心組織劇目創作展演,持續推動“聊城雜技”的高質量發展。該團新創優秀雜技劇目《巾幗木蘭·倒立》《歡樂廚房·炊事員》等10余個。近兩年創作的大型兒童雜技劇《雜技西游》之《鬧天宮》《靈童·哪吒》在全國保利院線巡演70余場。2022年創作的我市首部紅色雜技劇《挺進·渡黃河》,被列入山東省“十四五”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山東省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創作扶持項目。聊城市雜技團每年承辦進校園、進社區等豐富多彩的惠民演出200余場次,得到了業內的高度評價和群眾的一致認可,對弘揚民族文化、繁榮雜技藝術事業也起到積極作用。
文/記者 婁小皓 通訊員 王偉 圖/受訪者提供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