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源 于新新 常志堅
四月的魯西大地涌動著產業發展的熱潮,作為我市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裝備制造產業,正以創新驅動與鏈式發展為路徑,從智能生產線的高效運轉到產業鏈協同的深度拓展,從本土市場的深耕細作到國際領域的開疆拓土,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賽道,為聊城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注入澎湃動能。
4月11日,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智能化生產線上機械臂正在精準靈活地抓取零部件。今年,西藏自治區將時風小型拖拉機納入專項補貼目錄,一季度3000余臺搭載智能電控系統的時風新型拖拉機已順利交付。
春節過后,時風三輪汽車率先在山東、湖北、河南、江蘇等地市場發力。憑借靈活的拖斗摘掛和農機具搭配設計,時風單缸四驅小拖拉機成為廣受歡迎的“爆款”產品。
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的同時,我市裝備制造企業正在加速“出海”。今年一季度,時風集團外貿實現“開門紅”。與此同時,沃爾潤激光科技有限公司95%的激光設備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聊城制造”的品質贏得國際認可。
我市裝備制造產業已形成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紡織機械等十大細分領域的完整產業鏈。2024年,全市234家規上企業交出亮眼答卷:完成產值347.4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營業收入318.4億元,增速7.1%;利潤總額達13.2億元,利潤率4.1%。
作為產業升級的“強引擎”,重大項目正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臨清興拓液壓機械有限公司與江蘇大經集團、蘇州豐達瑞自動化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年產6萬噸缸筒、活塞桿制造及5萬套電動缸制造項目,為液壓裝備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力;鑫大地機械聚焦智能精工專用彈簧項目,加速本地精密機械產業向高端化邁進;冠縣肯石重工機械瞄準環保與智能化需求,啟動“年產 1500臺綠色智能化電動挖掘機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推動工程機械產業踏上綠色轉型新路徑。
裝備制造產業升級的背后,是我市持續深化制度創新的探索實踐。2024年,全市開展3次鏈長“巡鏈”行動,聚焦產業鏈“斷點”“堵點”精準施策;建立“雙月協商”機制,推動市場監管、科技、工信等部門與企業形成“政策直達、問題直報、服務直跟”的良性互動。同時,落實重點項目三級幫包機制,充分發揮“鏈長制”在助企紓困、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關鍵作用,確保惠企政策落地見效。
近年來,我市創新采用“以商招商”“展會招商”“商協會招商”等模式,常態化對接外地優質企業。自2023年起,先后赴常州、武漢、深圳、上海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吸引高端資源集聚。2025年4月,裝備制造產業鏈專班赴上海推介,與30余家企業就技術合作、產能協同展開對接,現場簽署低空經濟戰略合作等4項協議。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產業發展。2024年,我市推出“制造業產業鏈金融鏈長服務模式”,建立“1+2+N”合作機制,為裝備制造等12條產業鏈提供定制化服務。在這一模式推動下,九路泊車獲農商銀行1400萬元貸款支持,中探機械憑借知識產權質押成功撬動975萬元貸款資金,切實化解了企業融資難題。
金融“灌溉”成效初顯,產學研協同創新也順勢接棒,為產業前行鋪設堅實軌道。我市積極搭建“一鏈一院”服務平臺,與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簽訂合作協議,共建裝備制造產業創新研究院等項目,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向產業化應用高效轉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如今,聊城裝備制造產業已步入快車道,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創新動能不斷匯聚,聊城裝備制造產業必將在“六個新聊城”建設中扛起更大擔當,書寫更加精彩的產業發展新篇章。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