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培源 趙琦
“真沒想到,現在辦理房產抵押這么方便,直接在銀行的便民服務點,一趟都不用往不動產登記中心跑,當天就辦妥了。”11月10日,在聊城市區某銀行網點剛剛辦理完抵押貸款業務的市民王國偉,對不動產登記業務的辦理速度贊不絕口。
近年來,我市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為核心,創新運用數據賦能、流程再造、服務升級等舉措,推動不動產登記從“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從“多頭辦理”向“集成服務”轉變。
數據筑基
讓檔案和數據“活起來”
改革,首先從打破信息壁壘開始。我市將數據整合共享作為改革突破口,通過數字化轉型打破信息壁壘,大力夯實“數字底座”。
走進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檔案室,以往需要幾個書架甚至幾個房間存放的紙質檔案,如今被高效、精準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所取代,實現檔案查詢從“人工海量翻找”到“系統秒級檢索”的轉變。
與此同時,一場“數據精細化整治”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我市以構建清晰、統一的產權底板為目標,對海量歷史登記數據進行清洗、整合與修正。據統計,目前已累計完成市城區87.75萬宗數據的套合工作,成功讓16.82萬宗登記檔案與移交數據精準匹配。
更重要的是,“活起來”的數據突破了地域限制。依托“一網通辦”平臺,聊城積極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向跨域服務延伸,有效解決異地工作、外出探親等群體的不動產登記難題,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流程再造
把“一件事”一次辦好
針對群眾高頻辦理的不動產登記業務,我市實行多部門聯合協同攻堅,將分散的業務整合為“一件事”,實現全流程線上化、高效化辦理。
——公積金貸款買房“一趟不用跑”。創新“公積金貸款購房登記一件事”改革,依托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與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相關銀行,打通17個跨部門接口,實現不動產、公積金、銀行三方數據全量共享互認,群眾可在線完成貸款申請、材料簽署、抵押登記全流程,辦理效率大幅提升。
——法拍房登記“一小時領證”。創新法拍房登記協同機制,法院在法拍房競拍成交后,通過“一網通辦”平臺在線推送所有法律文書和材料;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線預審后,同步將信息推送給稅務部門核稅;稅款由法院從執行款中統一劃轉,買受人只需繳清自身部分。最后,買受人僅需攜帶身份證到現場,大約1小時即可領到不動產權證書。
——抵押業務“家門口就近辦”。積極推行抵押業務線上辦理,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與21家金融機構合作,設立了98個不動產抵押登記便民服務網點,覆蓋了預購商品房抵押預告登記、抵押權登記、抵押注銷登記等7類高頻業務,實現抵押登記服務的“全域覆蓋”。
服務升級
讓民生幸福“持續加碼”
“沒想到標準化廠房能分割登記,一證變多證,幫我們盤活了固定資產。”高新區量子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項目負責人韓道勇手持56本不動產權證書激動地說。
為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根據企業需求,主動對接高新區管委會,指導企業制定標準化廠房不動產分割登記方案,在高新區管委會對不動產登記方案出具審查意見后,實施標準廠房“按幢(層)登記”新模式,打破傳統“廠房宗地分割”的局限,創新性地為企業不動產實現“一證變多證,證證能抵押”的新局面,實現了工業用地上的不動產靈活利用和產權的清晰界定。
我市聚焦群眾“辦證難”的揪心事,以登記“末端服務”為切入點,協同住建、稅務等多個部門,逆向打通“前端”業務流程,通過政策兜底、制度創新和溫情服務,系統性化解小區歷史遺留問題。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已累計化解歷史遺留問題項目183個,近5萬戶居民實現了從“住有所居”到“住有所證”的跨越。
此外,我市針對不同群體需求,打造多元化服務體系,設立企業專窗“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歷史遺留問題辦證專窗,為企業辦事、特殊問題解決開辟“綠色通道”;推出延時服務、周末不打烊、上門服務、幫辦代辦等暖心舉措,精準覆蓋上班族、老年人、行動不便人群等特殊群體,讓不動產登記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持續推動營商環境提檔升級。
編后
效率與溫度的雙向奔赴
不動產登記關乎民生福祉與營商環境,是政務服務的重要試金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以數據、流程、服務為突破口推進改革,實現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的轉型,讓政務服務既有效率又有溫度,值得點贊。
數據賦能筑牢改革根基。電子檔案系統讓檔案查詢從“人工海量翻找”變為“系統秒級檢索”,87.75萬宗數據套合構建統一產權底板,跨域服務打破地域壁壘,用數字化手段破解了信息孤島難題,為高效辦理筑牢“數字底座”。
流程優化彰顯便民初心。公積金貸款登記“線上通辦”、法拍房“1小時領證”、98個抵押服務網點全覆蓋,將分散業務整合為“一件事”,以流程“做減法”換服務“加速度”,切實解決了群眾辦事多頭跑、耗時長的痛點。
精準服務溫暖政企民心。工業廠房“按幢(層)登記”盤活企業資產,183個歷史遺留項目化解讓近5萬戶居民“住有所證”,多元化服務體系覆蓋特殊群體,用定制化舉措回應急難愁盼。
這場改革不僅是技術與流程的革新,更是政務服務理念的升級。期待以此次改革為范本,推動更多政務服務領域提質增效,讓群眾辦事更便捷、企業發展更順暢,為優化營商環境、增進民生福祉注入持久動力。
2025-11-13 10:08:54
2025-11-13 10:07:45
2025-11-13 10:06:41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