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軍豪
本報通訊員 李小燕 劉崢
“現在黨群服務站就在家門口,有事進去反映,很快就有人管。”11月12日,茌平區振興街道萃文名居小區居民周玉榮站在小區黨群服務站前,話語中透露著開心與滿足。
周玉榮的感受,是茌平區“十四五”期間以黨建引領破解治理難題、提升服務質效的真實寫照。五年來,茌平區緊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核心,從組織體系、服務模式、治理機制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城市基層黨建與治理深度融合,讓城市更有溫度、治理更具精度。
織密“紅色網絡”,治理更有“主心骨”
“以前小區里沒人牽頭,遇事大家各說各的,黨員想幫忙也沒個章法;現在黨支部建起來了,黨員帶頭干,大家心里也有了‘定盤星’!”茌平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許磊的話,說出了不少社區干部和居民的心聲。
針對過去部分小區“沒人管、管不好”的問題,茌平區創新推出“雙螺旋”聯動機制——一邊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黨組織體系;另一邊搭建“居委會—業委會—樓道長—熱心居民”的自治體系。兩條線同行,治理的觸角伸到了小區的每個角落。
目前,茌平全區230余個居民小區的黨組織覆蓋率、業委會黨組織覆蓋率都達到了100%。安居康城小區曾因黨組織作用弱化,停車難、充電樁短缺等問題頻發,新黨支部書記上任后,每周組織黨員與業主代表圍坐議事,3個月便解決了4項積怨已久的民生難題,小區熱線投訴量下降60%,成了周邊小區學習的“治理樣板”。
物業是小區治理的“關鍵一環”,以前不少小區都遇到了“社區管不了、物業管不好”的尷尬。茌平區成立了物業行業黨委,讓40家物業企業都建了黨支部,還推動“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三方聯動發力,破解物業與居民“供需錯位”難題。
信發街道光明社區齊韓小區是典型的村改居小區,過去物業費收繳率不足40%,小區黨支部領辦銘晟物業公司后,黨員主動當起了物業管理人員,實行“低價收費、利潤反哺”——物業費平均每平方米只收0.5元,賺的錢全用在小區改造和照顧老人上。現在,小區路面翻新了、路燈裝上了,實現了“家園自己管,實惠大家享”。
打造“便民矩陣”,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紅立方’里能提供咨詢和幫辦代辦服務,很方便。”居民李興國剛拿到自己的營業執照,在永泰家園“紅立方”黨群服務站贊不絕口。
茌平區一直以“群眾需求在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為導向,打造“1+N”黨群服務矩陣——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在小區布局88個“紅立方”黨群服務站。
黨群服務站不搞“千站一面”,而是根據小區特點“量身定制”服務。向陽莊苑小區“紅立方”內每周都有黨員志愿者坐班,吸納年輕力量組建“小結隊”,一對一社企幫扶,協調法律服務站為轄區企業調解糾紛10起;賓王社區朝陽家苑小區“紅立方”定期舉辦“小尹反詐課堂”,民警用案例講解反詐知識,小區電信詐騙發案率連續五年為零。
在這里,黨群服務中心也在不斷迭代升級。和美鄰里黨群服務中心將行政服務與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探索培育社區社會企業,通過項目化、社群化、智慧化方式搭建一站式社區服務綜合體,提供多元定制服務。
激活“多元力量”,難題在基層化解
“黨代表帶著我們一起商量,把這些地方改成了綠地和休閑區,住著舒心多了!”崇泉小區居民說的,是茌平區創新基層治理推出的“馬扎議事”制度。
茌平區深入貫徹落實全市推行黨建引領、法治保障下的“有事來聊”民主議事模式,制定《茌平區“有事來聊”議事協商操作指引手冊》,建立“四色分級處置”機制。議事機制實行以來,全區通過該機制召開議事會168次,解決問題182個。一諾龍城小區387戶居民多年無法辦理房產證,區委主要領導督辦,召集十多個部門開會研究,最終幫110戶居民補辦協議,破解辦證難題。
多元力量參與讓治理更高效。組建110名“五老”人士組成的“三牌調解員”梯隊,五年來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00余件;吸納社會組織、愛心商戶等“紅色合伙人”,統籌51名社會工作師、32名法律顧問、26個社區民警、26名執法干警下沉小區,543名社區工作者定崗到網格(小區),1000余名志愿服務骨干協助排查治理堵點。
五年實踐,茌平區以黨建為“紅色引擎”,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實現三大“深層次轉變”:從“組織散、力量弱”到“體系密、根基牢”,治理架構更“穩”;從“服務遠、效率低”到“陣地近、響應快”,民生福祉更“實”;從“干部干、群眾看”到“大家議、一起干”,治理活力更“足”。
2025-11-19 11:30:51
2025-11-19 11:28:29
2025-11-19 11:18:46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