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軍豪
本報通訊員 王正龍 趙衍靜
“感謝高唐縣人民法院魚邱湖法庭的法官,化解了我們之間長達五年的糾紛,讓我們能安心經營。”10月20日,高唐縣某工貿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負責人感激地說。
不久前,魚邱湖法庭在案件鑒定待審階段成功調解了一起產品生產者責任糾紛案件。至此,A公司與某建筑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雙方長達5年、牽扯3次訴訟和1次執行的恩怨圓滿化解。
糾紛始于2020年,A公司起訴B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某拖欠55萬余元混凝土貨款。雖勝訴但僅執行到位2000余元,由于張某無可供執行財產,案件無奈終結執行。“賬本上的數字成了心結。”A公司負責人無奈地說道。
2021年,矛盾升級,B公司承包飼料廠擴建工程,由A公司供應預拌混凝土。施工過程中A公司供應的混凝土被檢出質量不達標,雙方就剩余17萬余元貨款產生支付爭議。A公司再次起訴,將張某、B公司及法定代表人李某(張某妻子)一并告上法庭,法院判決B公司支付5萬余元貨款,李某承擔連帶責任。
今年2月,B公司以“質量不合格致返工”為由反訴索賠54萬余元損失,并申請司法鑒定,A公司則以“無書面證據”為由不同意鑒定。“我們耗不起時間,只想盡快拿回損失賠償。”張某急切表示。
“如果堅持訴訟,還要增加訴訟成本,兩家企業都耗不起。”該案承辦法官在調解中直指關鍵癥結。經過多輪磋商,一份“共贏”的調解方案最終成型,A公司賠償B公司18萬元,這筆費用直接在2020年的貨款執行案中抵扣,既讓B公司的損失有了著落,也讓A公司的“沉睡債權”有了實際抵扣途徑。
簽字那天,張某和A公司負責人握著法官的手感慨地說道:“5年的疙瘩終于解開了,這下我們能安心經營了!”
2025-10-24 14:26:20
2025-10-24 10:52:07
2025-10-24 10:26:1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