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英東
近日,西南大學柑橘研究所研三學生組成“銷售團隊”,在社交平臺售賣導師曹立研究了10多年的第五代雜交柑橘品種“陽光2號”。憑借“果香炸裂、脆如蘋果”的獨特口感,7天時間,5000件、約12500公斤“陽光2號”柑橘全部售罄,客服掛出“斷貨”公告也擋不住網友們對“陽光2號”的好奇和熱情,后臺“求鏈接”私信擠爆。
在這片金黃果實的甜蜜背后,是中國高校科研成果轉化長期面臨的“最后一公里”困境。據統計,我國高校專利轉化率普遍低于10%,大量研究成果沉睡在論文與實驗室中,未能走向市場創造價值。“陽光2號”的熱銷,為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提供了新的啟示。
科研深耕,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匠心精神。“陽光2號”的爆紅就是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劍”的必然結果。曹立研究團隊歷時10余年,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在柑橘的糖分積累、口感脆度、果皮厚度等關鍵性狀上實現突破,最終培育出這款兼具蘋果脆度與柑橘風味的“跨界水果”。這種“慢工出細活”的科研態度,彰顯了農業科研工作者對品質的執著追求和對農業創新的堅定信念。
研究生帶貨,探索科研轉化新路徑。與傳統科研成果通過企業代理或經銷商推廣不同,“陽光2號”選擇了由研究生團隊直接對接市場的創新模式。研三學生組成的“銷售團隊”,通過社交平臺直播、短視頻展示、用戶互動等方式,將“陽光2號”的科研背景、種植故事、口感特點生動呈現給消費者。“科研人員+社交媒體”的組合,既打破了消費者對農業科研“高冷”的刻板印象,又通過真實、接地氣的傳播方式增強了產品信任度。
市場認可,彰顯品質消費新趨勢。“陽光2號”每5斤售價58元至98元,雖高于普通柑橘,但仍迅速售罄,這一現象折射出我國消費升級背景下,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的強烈需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吃飽”,而是追求“吃好”“吃出特色”。數據顯示,我國高端水果市場規模年均增速超過15%,進口水果銷量持續攀升,而“陽光2號”的熱銷,正是國產高端水果崛起的一個縮影。年輕消費者對“新奇特”產品的偏好也為“陽光2號”提供了市場空間,其“脆如蘋果”的獨特口感、“果香炸裂”的感官體驗,滿足了年輕人對“嘗鮮”“打卡”的社交需求,也契合了Z世代“種草經濟”“體驗消費”的消費習慣。
“陽光2號”的爆紅,是科研匠心與市場需求的完美邂逅,是農業創新與消費升級的雙向奔赴。它讓我們看到,當科研人員沉下心來搞創新,當科技成果真正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農業不僅能成為有奔頭的產業,更能綻放出令人矚目的光芒。
2025-11-05 09:50:12
2025-11-05 09:44:03
2025-11-05 09:43:2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