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培源) 11月1日,記者從冠縣經濟開發區了解到,隨著區域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冠縣經濟開發區圍繞破解發展瓶頸、激活園區動能,始終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原則,持續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通過機制深度融合、資源高效整合、服務精準發力,構建起權責清晰、協同高效的運行體系,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以行政力量與市場活力的高效耦合,為園區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動能與發展勢能,推動開發區實現從“傳統園區”到“高質量發展樣板”的華麗蝶變。
冠縣經濟開發區堅持改革賦能,構建“管運協同、服務高效”的發展新生態。在山東率先啟動體制機制改革,在全面剝離社會事務、精簡部室、推動人員分流的基礎上,推行“管委會+公司”模式,徹底打破傳統行政包攬的桎梏,讓行政效率與市場活力實現高效耦合。
在要素保障上,創新實施新落地項目稅收“1∶1∶8”分成機制,既調動鎮街招商積極性,又為園區發展注入穩定財力支撐。在人才激勵上,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面向全國海選2名職業經理人、吸納32名市場賢才,建立與業績強掛鉤、與市場接軌的薪酬體系,以“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的考核機制,徹底打破“鐵飯碗”,激發團隊干事熱情。在業務拓展上,市場化運營主體在資產資源運營、項目開發建設、產業孵化乃至招商引資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為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力。打造“五心經開”營商環境品牌,一站式接收園區企業的各類審批材料,園區企業辦事只需到綜合服務中心一次,或根據工作人員指導在線操作即可,真正實現了從“東奔西跑”到“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的轉變。
堅持實干突圍,打造“項目引領、產業集聚”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摒棄“拼資源、拼政策”的傳統招商模式,轉向“拼生態、拼要素、拼服務”,構建“基金注入、公司合作、產業鏈協同”的招商新路徑。圍繞“產城融合生態示范區”定位,堅持“一區四園+N園”規劃,推動各類園區從“有”向“優”升級,打造各具特色的產業承載平臺。
以“高”“新”為導向,推動產業從“傳統低端”向“高端集聚”轉型。一方面,優化新興產業園、科創產業園空間布局,聚焦輕工輕紡、食品加工等產業構建引育孵化全鏈條,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瞪羚/獨角獸企業—單項冠軍/鏈主企業”梯度培育路徑,實施一企一策,支持“頭雁”企業發展。
2025-11-05 09:44:03
2025-11-05 09:43:25
2025-11-05 09:42:1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