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城這座被黃河與運河共同哺育的“兩河明珠”城市,工業已不再是冰冷的生產車間和嘈雜的機器轟鳴,而是像獨特的城市文化,刻進發展的血脈。聊城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樂章,正在歷史縱深與科技廣度的交織中,越奏越動人。
經典永留存
工業遺產“活在當下”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明的歷史見證,是工業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時代發展的記憶。

阿膠世界
8月8日,站在東阿阿膠廠78號新址的探秘長廊前,透過智能玻璃墻,可見全自動生產線正在運轉。這座于2019年被工信部認定的國家工業遺產,每年吸引游客200萬人次。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推進新型工業化不僅需要物質技術發展的剛性支撐,更需要文化的柔性力量。
我市工業遺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記錄著聊城近代工業化的艱難起步和在黨的領導下全市工業化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延續聊城歷史文脈、培育人民群眾人文情懷的重要資源。

東阿阿膠廠舊址
近年來,我市將工業遺產保護作為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黃河、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抓手,定期開展工業遺產普查,掌握工業遺產所有權歸屬、現狀和利用規劃,形成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結合城市更新改造進程,對可移動的工業遺產采取整體遷移的方式集中管理;對年代久遠、規模較大的工業遺產進行原址保護;對閑置廢棄的工業遺產,協助所有權單位制定方案,進行搶救性保護。景陽岡酒廠、正信味業、臨清貢磚等一批工業企業,先后建設了工業遺產館、博物館,開展研學教育,打造“觀光工廠”。全市依托工業遺產建立的工業類博物館累計藏品數量6600余件,年接待游客57萬人次,真正讓工業遺產“活”了起來。
“將廢棄工廠、車間改造為博物館、創意產業園等文化旅游項目,既可以盤活閑置資產,又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文化活動場所。”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宋杰表示,“把工業遺產轉化為旅游資源,不僅保護了工業遺產,還為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工業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造涌新潮
工業設計“走在前沿”
若說工業遺產是見證聊城發展的“記憶坐標”,那么工業設計則是聊城工業發展奔向未來的“通行密碼”。

山東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數字化的生產車間
8月12日,走進山東日發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數字化的生產設備正高效運轉,一臺臺精良的紡織機整齊待發……誰能想到,這家年營業收入達20億元的紡織企業發展之路,曾一度受制于噴氣織機電控系統的核心零部件技術。
“那時我們的電控系統主要依靠外購,成本居高不下,產品的市場價格也不具備競爭力。”該公司研發管理部主管侯兆沖表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該企業難題納入“解題清單”,主動幫助企業與山東大學等高校研發資源對接,為企業爭取獎補,把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建在“車間”里,最終助力企業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電控系統的自主生產,僅這一個零部件,每年就能為企業節省近50%的生產成本。依托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日發紡機不斷加快核心技術的研發推廣,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已擁有400余項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多次榮獲國家、省級設計獎項。
一直以來,我市堅持把工業設計作為制造業創新發展的突破口,奮力推動工業設計與生產制造深度融合——
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圍繞推動工業設計發展,先后出臺了《聊城市加快工業設計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聊城市“十四五”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提升設計思維理念、支持創新載體建設、培育引進設計人才、提高產業服務能力等方面,加強產業發展的政策指引與頂層設計,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強化平臺載體建設。成立市工業設計協會,搭建工業設計企業和政府溝通的橋梁。定期邀請省級以上工業設計協會、知名設計企業開展“工業設計進百企”活動,打造“水城杯”工業設計大賽品牌,在設計成果轉化、設計理念推廣、產品品質提升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支持企業參加“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等活動,2024年共申報作品263件,涉及有色金屬、綠色化工、裝備制造、輕工紡織、高端軸承等產業,地方特色鮮明。
構筑梯度培育體系。支持工業企業、設計機構加大研發投入,整合資源、優化配置,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出臺《聊城市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管理辦法》,每2年組織開展一次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形成“市級—省級—國家級”梯度培育機制。目前,已培育市級工業設計中心139家、省級44家、國家級3家,為產業發展積蓄了創新活力。
文/記者 李兆憲 圖/資料圖
2025-08-13 14:57:13
2025-08-13 14:51:32
2025-08-13 10:10: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