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尹騰淑
本報通訊員 楊貴鵬
從東阿的污水處理廠,到臨清的光伏農業產業園,再到冠縣的綠色建材生產基地……在聊城大地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勢頭強勁。
綠色發展的成色里,金融業是當之無愧的亮色。截至2025年9月末,聊城市綠色貸款余額達483.35億元,較年初激增155.90億元,同比增長60.67%,增速居山東省各地市首位。金融“含綠量”的持續提升,為聊城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含金量”。
制度護航
構建綠色金融發展“硬支撐”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支持下,人民銀行聊城市分行成立綠色金融工作專班,建立跨部門溝通協作機制,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聊城市碳金融發展行動方案》等文件,系統性搭建綠色金融發展的“四梁八柱”。創新建立綠色貸款季度通報機制,每半年開展綠色金融專項評估,通過“監測—評估—反饋—優化”閉環管理模式,緊盯重點項目對接,跟蹤督導解決難點問題,確保金融資源高效賦能。
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運用上,聊城打出財政金融“組合拳”,對地方法人銀行使用省碳減排政策工具給予25BP貼息。前三季度,為4家法人銀行發放山東版碳減排貸款1.43億元,實現貼息11.15萬元;各銀行累計發放碳減排支持工具貸款1.76億元,同比增長103.85%;為4家銀行辦理減碳引導、綠色票據再貼現6.9億元、12.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89%、1712.85%,以政策“精準滴灌”推動綠色項目落地生根。
項目賦能
打造“漁光田園”綠色樣本
高唐縣固河鎮的千畝水塘之上,光伏板陣列熠熠生輝,水下魚蝦游弋嬉戲——這是高唐200MW“漁(農)光一體”生態立體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的生動場景。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前期資金缺口較大。人民銀行聊城市分行創新搭建金融協作機制,指導農業銀行聊城分行聯合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四川省分行組建內部銀團貸款,累計投放貸款4.5億元,打造出“上可發電、下可養殖、三產融合”的綠色發展新模式。
“農業銀行的信貸支持為項目注入了強勁動能。在這項信貸支持下,項目成功實現清潔能源生產與生態漁業養殖的有機融合。在25年設備運行壽命期內,項目年平均上網電量約2.51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7.8萬噸。”高唐水上光伏項目負責人說。該項目延伸布局休閑觀光旅游、科普教育、農產品加工等業態,開創了新能源輻射帶動運營新模式,為魯西地區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聊城方案”。
多點開花
繪就綠色產業“全景圖”
山東毫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智能化流水線高速運轉。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太陽能熱利用設備研制、開發、制造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陽臺壁掛太陽能熱水器產能穩居國內前列。郵儲銀行聊城市茌平區支行在走訪企業時,了解到該企業有融資需求,隨即開通了項目審批、合同簽訂和貸款發放的全流程“綠色通道”,僅用3天時間便為該企業發放了制造業中長期貸款1000萬元。
人民銀行聊城市分行加強綠色環保項目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加快推進綠色低碳領域項目庫對接進程。引導金融機構精準聚焦基礎設施綠色升級、資源循環利用等重點領域,主動對接美麗山東建設金融項目庫(含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5個、碳金融項目庫24個、環保金融項目庫31個,推動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項目高效集聚、精準發力。
“我們將持續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領域集聚,為聊城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貢獻更多金融力量。”人民銀行聊城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張魯表示。
2025-10-16 21:28:54
2025-10-16 21:28:18
2025-10-16 19:27:17
2025-10-16 19:26:45
2025-10-15 19:26:03
2025-10-15 19:25:2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