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永偉 通訊員 王慧英 楊帆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小事,我無論如何都要幫助她。”11月2日,聊起幾日前的雨中善舉,聊城大學東昌學院2023級商務英語專科班的楊曉琳,語氣真誠而質樸。而她口中的“小事”,是在寒冷秋雨中守護一位走失的阿爾茨海默病老人一個多小時,最終幫助老人平安回家的暖心故事。
時間回到10月12日,濟寧街頭秋雨淅瀝。正在老家度周末的楊曉琳,在一處建筑工地旁注意到一位站在雨中的老奶奶——她沒有打傘,衣服已被雨水浸濕大半,眼神茫然地站在行人稀少的街角。楊曉琳意識到老人可能迷路了,立即停下腳步。“我太姥姥也曾走失過。”相似的經歷讓她瞬間明白了老人的處境。
楊曉琳快步上前為老人撐起傘,輕聲詢問情況。老人只是反復念叨“家就在前面”。她先帶著老人走訪了附近兩個小區,挨個詢問保安和居民,卻無人認識這位老人。憑著直覺,楊曉琳判斷老人可能記錯了方向。眼看天色漸暗,雨勢未停,她又帶著老人回到相遇的街角,果斷改變了思路,帶著老人走向另一個方向的小區。
這次,小區值班保安一眼認出了老人:“這老人家是我們小區的,住3號樓附近!”楊曉琳懸著的心放下一半,可老人記不起具體單元,更說不出家人電話。她注意到老人的衣服被雨水打濕,便脫下自己的外套,小心地披在老人身上。老人連連推辭,她笑著安慰說:“我年輕,身體好,您可不能著涼。”
隨后,她陪老人在保安室坐下等其家人,這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直到一位阿姨急匆匆跑來,緊緊握住老人的手。楊曉琳確認她是老人的女兒后,懸著的心才終于落下。面對家屬的酬謝,她婉言謝絕:“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快帶奶奶回家吧。”說完便悄然離開。
10月21日,老人的家屬馬女士專程將感謝信和印著“立德樹人育英才 助人為樂見品行”的錦旗送到學校。面對贊譽,楊曉琳反復說:“就是舉手之勞,任何人看到都會這么做的。”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楊曉琳常掛在嘴邊的話。在輔導員老師吳振宇眼中,她的善舉并非偶然:“楊曉琳平時學習踏實、真誠熱情,這次展現出的責任感和行動力,正是她優秀品質的自然體現。”
一把在風雨中傾斜的傘,一件帶著體溫的外套,一個多小時的靜默守護——楊曉琳這樁看似微小的善舉,恰是青春最動人的縮影:不張揚卻堅定,不求回報卻滿是溫暖。
2025-11-04 11:22:55
2025-11-04 11:21:39
2025-11-04 11:20:01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