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本報通訊員 張紅芳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11月7日,莘縣燕店鎮燒鴿、信鴿、觀賞鴿等宣傳視頻在央視播出,向全國觀眾展示了這里的鴿子產業和獨特文化,這是該鎮文化書院建設取得的成果之一。燕店鎮以文化書院為依托,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讓文明之風浸潤鄉村,讓文化惠民的暖陽照亮民心。
課程賦能:文脈傳承潤根基
燕店鎮文化書院聚焦本地香瓜特色產業發展難點,深耕傳統文化與非遺傳承沃土,讓課程成為“富口袋”與“富腦袋”的雙重引擎。針對燕店鎮特色香瓜產業,書院將“魯西嫁接工技術培訓”作為核心課程,今年已開展4次專業培訓。同時,結合鎮農技站開展農技技術入棚指導20余次,為群眾解憂答疑,助推燕店鎮香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燕店鎮文化書院還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10余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未來,文化書院將增設傳統文化課程,從經典誦讀到傳統技藝講解,讓村民在墨香中感受文化魅力;圍繞“范家燒鴿”開設特色課程,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授課,講解制作技藝的歷史淵源與實操要點,融入鴿子產業文化知識。
活動搭臺:百花齊放聚人氣
燕店鎮文化書院串聯特色產業宣傳、群眾文化生活與非遺活態展示,打造形式多樣、內容鮮活的文明實踐場景。圍繞“燕店香瓜”品牌推廣,書院積極參與系列特色活動:助力“燕店香瓜品牌發布暨‘燕店甄選’上線儀式”,支持“燕店香瓜品牌發布暨‘燕店二號’上市推薦會”,協辦“鄉村好時節·游購鄉村”燕店鎮香瓜采摘季活動,讓文化書院成為連接產業與市場、群眾的橋梁。
以文化書院為依托,燕店鎮各村莊每季度常態化開展“四季村晚”、全民閱讀活動,今年以來已組織各類文化活動20余次,“范家燒鴿”非遺展示成為村晚特色環節;“523與人民同行”活動中開展燒鴿技藝體驗;“黃河大集”上,書院設置展臺,現場演示制作流程、講述非遺故事;中秋、國慶、重陽等傳統節日,策劃文明實踐活動搭配非遺美食體驗,讓非遺在煙火氣中代代相傳。
移風易俗:清風化雨樹新風
以文化書院為陣地,燕店鎮將移風易俗深度融入鄉村治理,重塑鄉村精神面貌。燕店鎮文化書院通過理論宣講、案例分享、文藝匯演等形式,向村民普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理念,引導摒棄陳規陋習。精心制作了《移風易俗在行動—會長有話說》《媒婆有話說》系列短視頻和網紅主播“啥也不是”等《主播有話說》短視頻32條,創作《婚事新辦好處多》情景劇3部。截至目前,累計轉發、點贊3.2萬余次,全視頻點擊量達30萬余次,曝光量超過150萬人。同時,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開展宣講90余次,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3500余份,讓“六整治、六反對、六提倡”深入人心,營造了人人參與移風易俗的濃厚氛圍。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文化書院的持續推動下,燕店鎮移風易俗成效顯著,文明新風蔚然成風。2024年12月,燕店鎮婚事新辦典型經驗入選全省“海誓山盟”婚俗改革百佳實踐案例。2025年2月,燕店鎮移風易俗工作獲省委宣傳部肯定。如今,燕店鎮村民觀念變了、風氣新了,鄰里關系更和諧了,村里的紅白理事會主動上門提供服務,陳規陋習越來越少,文化書院正以文化之力涵養文明鄉風,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文明軟實力。
文化惠民:枝葉關情暖民心
文化書院針對不同需求精準供給:為老年人開設書畫興趣班,目前已經舉辦3期。68歲的王大爺通過書法班學習,其作品多次在鎮里活動展覽;為青少年提供非遺體驗、國學啟蒙課程,全鎮200余名兒童參與“文化書院 多彩假期”活動,與燕店鎮香瓜文化結合,向兒童講解燕店鎮香瓜產業發展歷程以及父母種植大棚的艱辛;為農戶、創業者提供產業技術、電商運營等培訓,返鄉青年小周通過電商課程指導,開通直播賣香瓜、非遺食品,年銷售額突破20萬元。
既能學技術、增收入,又能賞文化、享樂趣,更能樹新風、促和諧,如今的燕店鎮文化書院已成為群眾的“精神家園”,激活鄉村文化“一池春水”。
2025-11-17 10:59:58
2025-11-14 10:17:12
2025-11-14 10:16:32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