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泰康在線正式迎來成立十周年。回首十年,中國保險業經歷了從“粗放擴張”到“精耕細作”的深刻變革,近年來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旗幟下,正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在奔涌的時代浪潮中,泰康在線堅持創新,從行業的探索者發展為專業化互聯網財險的篤行者,以“讓保險更安心、更便捷、更實惠”為初心,矢志不渝地詮釋著“保險為民”的本色。

十年砥礪,堅定互聯網財險的專業化經營戰略
泰康在線在創新與迭代的發展征程中始終堅持財險專業化經營的戰略航向。從2015年依托泰康保險集團大健康生態應運而生,到2019年主動轉向“價值經營、效率經營”,再到2021年與時俱進,邁向盈利新時代,直至今日將專業化經營刻入互聯網財險的發展基因——泰康在線以超3億客戶的信賴與超305億元的賠付,書寫了從業務布局到生態構建的升華。
支撐這一升華的根本動力,源于泰康在線三大獨特優勢:依托泰康保險集團的生態支撐,形成了長遠投入、深耕經營的強大定力;通過持續創新驅動,實現了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并以此倒逼產品與服務持續迭代,構筑專業壁壘;而強大的互聯網基因,則讓泰康在線相較于傳統險企,能夠更高效、更精準地觸達并服務用戶。
此刻,泰康在線正深度融合其互聯網特質與財險的金融屬性,在發揮互聯網普惠優勢的同時,堅守作為持牌機構的責任與擔當,以專業的風險管理能力服務實體經濟。泰康在線正與合作伙伴一道,將十年發展沉淀更精準的融入到產品服務,內化在財險專業化經營戰略的具體實踐當中,構建起了健康保障更全面、出行服務更智能、數字生活更安心的“保險新生態”。

十年深耕健康保障:從“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以專業化拓展保障邊界
“無論健康狀況如何,都能獲得適配的保險解決方案。”2023年,泰康在線率先提出從“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的理念革新。這不僅是一句承諾,更宣告了其向覆蓋全人群、貫穿健康管理全流程的“健康促進者”的戰略轉型。為實現這一愿景,泰康在線一方面通過精準洞察與分層匹配,構建了覆蓋健康體、高端需求群體及帶病體等多層次人群的專業化產品矩陣;另一方面,打造了“好醫、好藥、好服務”三位一體的健康生態與服務能力,并通過科技賦能,為用戶構建起了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方案。
在產品端,基于對市場的深度洞察,泰康在線產品矩陣對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了精準的分層匹配:面向健康人群,以“微醫保·百萬醫療險”作為基石,自2017年聯合騰訊微保推出以來,歷經16次迭代升級,已成為普惠型醫療險的標桿,服務用戶數以億計;面對人們更高層次的醫療資源需求,推出醫藥無憂·高端醫療險,助力其獲取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客戶體驗,通過提供全國找醫、全球找藥、PMA家庭私人醫療助理等一站式服務,精準破解優質醫療資源獲取難、就醫流程復雜等痛點。
尤為關鍵的是,針對長期被市場忽視的帶病人群,泰康在線推出“好效保”系列保險產品,這不僅是產品的豐富,更是對保障邊界的戰略性拓展。該產品涵蓋乳腺癌、甲狀腺癌、腸癌、肺癌、淋巴瘤等多個癌種,精準填補空白市場。其中,“好效保?粉紅衛士·乳腺癌守護計劃”累計承保近2.5萬人,理賠近5千萬元,真正讓“帶病可保、復發有依”成為現實。泰康在線的產品溫度也在現實生活中得以充分的印證,一位乳腺癌復發并確診肝轉移的患者,在需要啟用創新藥“戈沙妥珠單抗”治療時,“粉紅衛士”為該藥物預估35萬左右的總治療花費保駕護航,讓患者能夠安心治療。而這樣的故事,正在越來越多用戶身上發生。
在服務端,泰康在線塑造了“好醫、好藥、好服務”三位一體生態能力作為優化用戶服務的支撐。在“好醫”方面,為患者精準對接優質醫療資源,從專家號源、床位到跨院多學科聯合會診,并持續擴展網絡,覆蓋從公立醫院普通部到特需部、國際部,乃至頭部民營專科醫院。在“好藥”方面,聚焦創新藥物可及性,追求病種與適應癥的覆蓋全面,確保納入保障的藥品“新”且“快”,并構建覆蓋院內、院外、門診等立體化用藥場景。在“好服務”方面,不僅提供腫瘤全流程隨訪管理以降低復發風險,還配套就醫綠通、居家康復等全面照護。通過科技的深度賦能,泰康在線健康險實現了超97%的理賠自動化率,開通了AI數字人“智慧小茹”的陪伴式服務等,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專業又溫暖的健康服務。
十年重塑車險體驗:從“便捷賠付”到“極致體驗”,以專業化承諾服務溫度
“從報案到賠款到賬,不到24小時。”去年春天,廣東遭遇特大暴雨,城市道路瞬間成河。陳女士的車輛不幸被淹,焦急中她打開“泰康車險”小程序一鍵報案。泰康在線立即啟動大災應急預案,開通理賠綠色通道,不到24小時,10萬余元賠款到賬。整個過程沒有電話排隊、沒有材料反復補交,更沒有漫長的等待。這樣的速度與溫度,正是泰康在線十年來堅持“人健康、車健康、行健康”理念的縮影。
泰康車險之所以能夠成為車主身邊懂需求、快響應、有溫度的“貼心車險管家”,不僅體現在應急時刻的速度,更融入于日常服務的廣度之中。自2016年獲得車險經營資質以來,泰康在線便致力于打造一張立體化的服務網絡:當前已在全國建立起覆蓋廣泛的線下合作服務網絡,線上理賠團隊支持處理全國案件;并超越傳統車險的單一經濟補償功能,圍繞車主全周期用車場景,提供包括非事故道路救援、代駕、安全檢測等在內的多元化增值服務。
為用戶提供高效服務的背后,是泰康在線以科技為底座,對車險運營全鏈條進行的專業化重塑。在智能風控領域,以“車險風控智能體”構建了“預-查-打”一體化的智能風控模式,精準破解行業定責與反欺詐難題,2025年減損規模超億元。在自動化理賠領域,“泰慧核”智能核賠引擎提供7×24小時即時響應,實現核賠自動化與智能化,大幅縮短理賠周期;通過語音機器人全面覆蓋理賠場景,有效填補人工服務盲區。在全流程服務上,依托“泰康車險”小程序,客戶可實現從一鍵報案、自助查勘到進度實時查詢的全流程線上化操作;同時,智能化工單系統實現了投訴與回訪的閉環管理,將“便捷”與“透明”的承諾貫穿于每一個服務觸點。在應急保障服務上,構建了高效的巨災應急響應機制,2025年快速響應27次自然災害,累計發送預警短信63萬條,受理相關報案1252筆,全力護航用戶安全。
截至目前,泰康車險累計服務客戶達600余萬人,保費收入155億元,近3年復合增速超25%,整體業績穩步向上;在保障價值方面,已累計處理車險結案約100萬筆,為客戶支付理賠金額近75億元,充分發揮了保險的保障功能,真正讓車險服務變得“更安心、更便捷、更實惠”。
十年護航數字生活:從“場景覆蓋”到“生態保障”,以專業化融入時代脈搏
當外賣騎手首次獲得職業風險保障,當小微企業的經營風險得到精準覆蓋,當藝術品被披上全鏈條保障的外衣……這些看似微小的創新,正悄然重塑數字時代的社會保障生態。泰康在線用十年證明,保險不僅能無縫融入電商、外賣、出行、娛樂等數字生活場景,更能為支撐這些場景的新市民、靈活用工群體與小商戶提供堅實保障,精準響應社會結構變化催生的新需求,為數字生態提供堅實保障,成為守護社會經濟“毛細血管”的專業力量。
聚焦“新市民”,彌補傳統保障空白。秉持“商業向善”的理念,泰康在線面向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市民與靈活用工群體,創新推出“騎手險”、“關愛保”等專屬產品,精準覆蓋他們的職業風險,讓長期游離在傳統保障體系外的群體獲得了應有的保護。截至目前,泰康在線已累計為超過440萬名“新市民”提供保險服務,賠付金額超過4.5億元,切實增強了該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護航小微企業,用一張保單守護萬家燈火。對于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泰康在線推出的“泰樂保”系列企業綜合保障險,精準覆蓋覆蓋餐飲、零售、住宿、服務四大場景的火災、爆炸、顧客傷害等核心經營風險。這一創新產品實現了“一張保單、雙重保障”,已累計為全國近30萬余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了百億元級別的風險保障,有效降低了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導致的經營中斷風險。
融入“數字肌理”,從消費信任到文化守護。與互聯網平臺的深度合作,讓泰康在線得以將保險植入各類消費場景,為用戶提供實惠、便捷的碎片化保障。如泰康在線曾在2016年創新推出“放心淘”,作為第一個保障網購平臺索賠和糾紛“快速”化解的產品,價格僅為0.07元/份,被譽為“世界上最便宜的保險”,不僅提升了消費體驗,更展現了互聯網保險解決實際痛點的能力。
在更專業的領域,泰康在線推出的“臻品有約”藝術品保險,打破了國內私人收藏藝術品保險的空白。通過構建"預防-控制-補償"的全鏈條風險管理體系,不僅為單件藝術品提供高達2億元的保障,更提供從展前風險勘察到展后修復支持的全流程服務。截至目前,“臻品有約”累計保額已突破820億元,服務超過200家企業客戶,成功承保故宮博物院等多個重要文化項目,展現了泰康在線在專業領域的風險管理實力。
回首十年,泰康在線以創新為筆,將“保險為民”的承諾書寫在三大領域。在健康險領域,以“保人健康”重塑邏輯,通過多層次的產品矩陣,不斷拓展保障廣度,讓各類人群被溫暖守護,將保險從支付工具轉變為“基于個體健康狀況與需求提供健康解決方案”。在車險領域,以科技驅動體驗革新,通過智能理賠建設,將流程轉化為有溫度的承諾,以“不到24小時”的極速理賠為常態,讓每一次出險都成為值得信賴的托付。在細分財產險領域,則深入數字經濟與社會的細微脈絡,嵌入生產與消費的每一個角落,在細微處響應需求,在碎片中提供保障,以靈活適配的特性,守護社會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
立于新十年的起點,泰康在線將繼續心懷“國之大者”,秉持“讓保險更安心、更便捷、更實惠”的初心,錨定業務好、財務好、服務好、投資好“四好”目標,與合作伙伴一道,向成為更懂用戶的創新型互聯網保險公司邁進。數字浪潮奔涌,初心歷久彌堅。泰康在線將以科技創新為槳,在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的數智時代新征程上續寫新的華章。

2025-11-14 10:18:27
2025-11-14 09:33:31
2025-11-13 14:18:14
2025-11-11 14:59:54
2025-11-10 09:19:55
2025-11-10 09:18:4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